
編者按:
歲序更替,華章日新。伴隨著新春的腳步,我們迎來了充滿希望與挑戰的2025年。今年,是集團三年改革發展行動計劃實施的第一年,是集團業務發展、總部基地建設迎來重要節點的關鍵之年,也是大抓落實、砥礪攻堅、奮勇爭先之年,責任與壓力同在,挑戰與機遇并存。為更好地展現集團在新一年的發展決心與規劃,全力沖刺一季度“開門紅”,為全年工作開好局、起好步,推動集團工作再上新臺階,辦公室牽頭組織開展“新春部門話發展”系列專題報道。通過聆聽各部門在新征程上謀發展、抓落實、求突破,帶領團隊奮勇向前的心聲,充分展現各部門“開局就是決戰、起步就是沖刺”的拼搏姿態,感受集團在新一年的蓬勃活力與無限可能。
筑牢能力建設根基 開拓合作創新格局
投資管理部
為深入貫徹集團戰略部署,全力推動集團高質量發展,2025年投資管理部將緊緊圍繞“能力建設、外部合作、機制創新”三大核心維度,系統推進落實以下重點工作:
一、精耕能力建設,筑牢發展根基。
布局新興賽道,培育發展動能。聚焦“415X”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和“315”科技創新體系建設,圍繞生物醫藥、醫療器械、新能源汽車、集成電路等8大重點產業集群,整合科技創新力量和省內外優勢資源,重點提升檢測能力,全力打造戰略新興領域檢測新高地。
夯實核心能力,穩固業務基石。持續提升和拓展食品、家用電器、建筑建材、高端裝備等現有核心技術能力,填補傳統領域檢驗檢測項目空白,支撐企業創新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。重點圍繞特殊食品、智能家電、無人機等領域,強化專業檢測能力布局。于新基地著力構建電磁兼容、動物毒理等基礎實驗室體系,為業務拓展筑牢根基。
二、優化外部合作,構建產業生態圈。
深化區域戰略合作。積極推進重點區域技術服務中心建設,與地方政府共建質量服務示范平臺,加快省內外業務布局。充分發揮服務業領軍企業龍頭示范作用,打造輻射區域的產業服務網絡,為“兩業融合”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。
強化產學研協同創新。持續加強與西湖大學等知名高校的緊密合作,聚焦集成電路、機器人檢測等前沿領域,通過創新合作模式,深度整合產業鏈優質資源,構建集技術研發、標準制定、質量提升于一體的產業服務共同體,推動科技成果轉化,引領行業技術創新。
優化外部合作路徑。全面梳理集團業務,明確外部合作的重點方向,通過市場調研、行業推薦、專業平臺等多種渠道,尋找優勢資源,靈活運用收購、合資等多種合作方式開展對外合作,實現集團輕資產快速擴張。
三、推進體制機制創新,激發內生動力。
構建項目全周期管理體系。優化集團項目建設管理方式,修訂出臺新的項目建設管理制度,將充分調動各事業部項目建設積極性與主動性,鼓勵集團全員在全新的業務領域中大膽探索、積極作為,為集團開辟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,助力集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,實現可持續發展。
完善對外投資管理模式。根據國有企業投資管理要求,新制定集團對外投資管理辦法,強化投資項目研究,加強投資人才培育,打造一支專業能力強、經驗豐富、結構合理的投資人才隊伍,為投資決策和項目實施提供有力支持。同時,規范集團對外投資行為,確保其符合集團的整體戰略,有效識別和規避對外投資決策及實施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,提升整體的運營效率和競爭力。
投資管理部主任 丁浩